大豆机械收获技术要点
2016-05-25 11:26:49
一、技术内容大豆机械收割通常分为联合收获和分段(割晒)收获两种方法。
1、联合收获:采用联合收获机作业,具有作业效率高、损失率小,适于作业面积较大的地块,需加挠型割台。
2、分段(割晒)收获:一般采用专用大豆割晒机作业,具有机具成本低、损失小、机动灵活、动力易于配套、收获时间长等特点,尤其适于小地块、小规模作业。
二、质量要求
1、联合收割的质量要求: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,割茬一般为5厘米,收割损失率小于1%,脱粒损失率小于2%,破损粒不超过3%,综合损失率不超过4%,泥花脸率小于5%,清洁率大于95%以上。
2、分段收割的质量要求:综合损失率不超过3%,拾禾脱粒损失不超过2%,收割损失不超过1%,不留马耳朵,铺子整齐成片,要求割净、割直、割茬低,割后晒5~10天,籽粒含水量达到15%以下时,及时拾禾。
三、实施要点为保证大豆的收获质量和秸秆处理效果,大豆收获应满足以下要求:
1、选择合适的收割时间。大豆机械收获的时间要求严格,收获过早,籽粒尚未充分成熟,百粒重、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都低;收获太晚,大豆失水过多,会造成大量炸荚掉粒。直接收获的最适宜时期是完熟初期。此期大豆叶片全部脱落,茎、荚和籽粒均呈现出原有品种的色泽,籽粒含水量已下降到20%~25%左右,用手摇动植株会发出清脆响声。分段收割最适宜时期是黄熟期,此期大豆叶片脱落 70%~80%,豆粒开始发黄,少部分豆荚变成原色,个别仍呈现青色。过早割晒,因茎秆叶片含水量大,不能早拾禾、青粒多、易霉烂。反之,割晒过晚,则失去了分段收割的意义。
2、选择合适的收割方法。直接收获是用联合收割机直接收获。采用大豆收获专用割台,降低割茬并应尽量应用小收割台,以减少收获损失。为了防止炸荚,减轻木翻轮对大豆植株的打击,可在木翻轮上钉帆布袋、橡皮条或改装偏心木翻轮。另外,要加高挡风板,以防止豆粒外溅。每台车要有长短两条滚筒皮带,以便根据植株含水量、喂入量、破碎粒等情况,随时调换皮带,调整滚筒转数,这样才能脱粒干净和减少破碎粒。分段收获是先用割晒机,把大豆割倒铺放,待晾晒干后,再用联合收获机安装拾禾器拾禾并脱粒的收获方法。为了提高拾禾工效,减少损失,要在拾禾的当天早晨尚有露水的时候进行人工并铺,一般将三趟并成一趟。并铺时,要求连续不断空,厚薄一致。割晒的大豆铺,应与机车前进方向呈30度角,每6~8垄一趟铺子,豆铺必须放在垄台上,豆枝与豆枝相互搭接,以防拾禾时掉枝。遇雨时要及时翻晒,干燥后要及时拾禾脱粒。
四、注意事项
1、合理调整收获机械,减少收获损失。减少漏割,尽量采用大豆收获专用割台,控制割茬在4~6厘米内。如果出现积堆现象,可调整割台的底部拖板;减少抛枝、掉枝损失,合理调整拨禾轮转速或在喂入量允许的情况下提高车速;减少炸荚损失,保证割刀锋利,割刀间隙符合要求;减轻拨禾轮对大豆植株的打击和刮碰;控制未脱净损失,合理控制脱粒滚筒的转速、脱粒间隙,收获机前进速度一般设为Ⅱ挡,用无级变速控制喂入量;控制夹带损失,风扇的风量尽量调大,同时将颖壳筛的开度调到最大,尾筛角度调高。
2、合理使用收获机械,提高作业质量。适时收获,收获的最适宜时期是在完熟初期;正确选择、调整脱粒滚筒转速和间隙;正确调整喂入链耙、籽粒升运器、杂余升运器等刮板链条松紧度;尽量避免脱粒滚筒、复脱器、籽粒及杂余推运搅龙等输送部位的堵塞。